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其他

反无人机能否成为“黑飞监管”之外的补救良方?

来源: 编辑:vbeiyou 时间:2017-06-27 04:00人阅读
随着无人机“黑飞”事件屡次上演,相关部门的监管政策也加速出台。但猫捉老鼠的游戏依旧无法根治行业乱象,有人认为反无人机设备或是无人机黑飞的克星。作为监管的漏洞补救,反无人机是否适合大规模应用呢? 反无人机能否成为“黑飞监管”之外的补救良方?(图1) 干扰阻断类反无人机系统是目前常见的反无人机方式,比如,之前报道过在一些大型户外晚会现场,配备的安保设施就有反无人机设备,可以对违规进入演出场地的无人机进行干扰或阻断,而反无人机实现手段却有不同。 目前反无人机手段主要分为电磁干扰、声波干扰、物理摧毁三大手段。电磁干扰成本不高携带便利,缺点是不能自主检测,需要人工配合;声波干扰难度大成本高且尚处于理论阶段;而物理摧毁自带传感器,击落无人机速度快,且适应环境性强,不过成本很高只适合军用。 如果要大范围启用反无人机手段来打击“黑飞”现象则又会产生许多新问题,比如干扰地空通讯,高空坠落的风险等等又将成为新的安全问题。因此反无人机市场若想成为新蓝海还要补足技术短板,现阶段来看条件尚未成熟。 反无人机能否成为“黑飞监管”之外的补救良方?(图2) 具体来讲,首先对于监测过程要进行智能化升级,毕竟靠人眼识别还是太耗费人力物力;此外对于动辄几百万一套的激光雷达成本,很难实现普及应用;因此需要对软硬件进行调整以控制成本。 总之,反无人机之所以被人们看好是因为它采取了主动出击的方式,比起各地的监管制度来讲更直接有效,但反无人机的应用短板却成为阻碍其迅速扩张的理由,因此还需要时间来进一步成长。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business@qudong.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