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来助力,无人机避障问题或将解决
来源: 编辑:vbeiyou 时间:2016-11-11 01:34人阅读
近年来,无人机领域一边如火如荼地研发更多新产品,上天入海让人惊叹。另一方面,困扰无人机的老大难问题避障还未得到很好解决,如何将感应器和算法结合起来还需进一步研究。据了解,宾夕法尼亚大学的GRASPLab研究团队一直在努力研究,如何让四轴无人机顺利穿过玻璃。由此,他们提出了一个帮小型无人机实现导航和避障的简易方法:给它们安一个减震结构,可自由飞行。这无疑成为无人机避障的福音。
有意思的是,这种“减震结构”跟蜜蜂有着一样的“抗挫力”,即使撞到也没事。从另一方面来讲,感应器和控制器都不能精确到保证无人机永远不发生碰撞事故。看来无人机玩家还要有一颗强大的心啊。
我们了解到:在无人机的研发过程中,宾大GRASPLab团队想要寻求生物学方面的灵感,于是他们的关注点在于有弹性的小型无人机。坚持最后终有所获,这个团队推出了一系列重约25克、长仅10公分的宽版微型无人机。
而这款无人机的一大亮点就是它的减震结构。每架无人机都有一个轻量级的、形状类似纲踄克的自动复原减震结构。它由热固化的纱质材质构成,包含了1万2千股碳纤维。而且只需简单的控制器操纵你就可以放心放心让它飞行了。
据了解,这款微型无人机做的就是让自己更加稳定,然后将它们导向目标位置。其运行过程非常流程,甚至当机器人没有识别到障碍以及其他微型无人机时也可以正常运行。
“这个解决方法非常独特。要知道,由于繁忙的感应器和资源压缩的处理器的存在,障碍是根本无法避开的。这款无人机通过对碰撞的弹性反应,在获取本地信息的情况下,就可以轻松实现导航。目前,我们正在尝试让安全而智能的机器人在杂乱的室内环境中运行。”VijayKumar教授表示说。
看到这样结合物理学解决机器人避障问题不禁让人感受到:普遍规律的互通性碰撞真的可以迸发出新生力量的火花,能够看到这例实实在在解决无人机的生存问题着实欣慰。这才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巧强力,也期待这类微型无人机能在日后投入到实际应用中,助力无人机的突破式发展。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