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他人作嫁衣裳!出行平台烧钱便宜刷单的
来源: 编辑:vbeiyou 时间:2016-01-07 08:00人阅读
非常在线 2016年1月7日消息,从外卖平台到出行平台,新兴O2O市场的烧钱补贴大战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特别是由于中国出行市场的蛋糕巨大,出行平台不断的以烧钱模式来培育市场,向二三四线城市渗透。这不,上一轮烧钱大战刚平息了一阵子,滴滴和Uber两家专车公司从上月起又开启了烧钱补贴专车市场模式,但较之以往的补贴重点有了差异。其中,滴滴在广州在内的14个城市上线快车拼车业务,并大量补贴,而Uber则重点加大对电动车的补贴。虽说这种策略的确为出行平台打下了不少市场,但同时也给不法的刷单行业留下了可趁之机!
出行平台的刷单就是通过虚假的交易量来骗取补贴。据了解,Uber、滴滴等平台都存在刷单现象,其中因Uber补贴最高,所以被刷单的情况更严重,而对滴滴,刷单手一般只在早晚高峰期刷单。刷单渠道一方面通过淘宝订单,一般以小散用户为主,另一方面通过电话私下交易,一般针对大量批发的用户,据悉仅目前淘宝渠道就已完成了20万Uber乘客账户的刷单量,加上电话交易量,至少上百万。
这里面有出行平台司机自己的帐号在刷单,也有雇佣一些虚假司机账户在刷单,而虚假司机账户也是通过代注册交易获得。一方面通过通过QQ群和淘宝购买其它司机账号,另一方面可找人代办账号,或通过PS驾驶证等资料来注册新账号。从注册到下单、接单、车辆定位、跑车等一系列操作都在电脑上虚拟进行。大多数注册信息都是通过不法渠道窃取盗用,其中不乏一些本没有车的人。虽然淘宝上有很多刷单服务点,但一般都是避开淘宝体系完成交易。
这种现象实际上反映了两个问题:一、个人信息泄露和被盗用的现象猖獗;二、出行平台盲目的烧钱补贴造成行业漏洞。而对于那些刷单行为,被刷的平台也爱恨交织,一方面刷单出来的数据可帮助其对外打造更亮眼的数据,另一方面刷单行为也骗走了不少补贴。如不及时整治,这种扰乱市场的怪圈迟早会令出行平台吃上大亏!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