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Q云计算报告:云计算不是物理服务器的替代品
来源: 编辑:vbeiyou 时间:2016-11-02 09:51人阅读
近日,infoQ发布了一份国内云计算领域报告,作者蒋清野通过对各大云计算服务商访谈与实际测评,得出综合结论:马太效应在国内公有云服务行业内非常显著。阿里云进入产业阶段,UCloud处于成熟中晚期,美团云尚处于原型阶段,盛大云处于成长阶段早期,青云和腾讯云处于成长阶段中期。
这份名为《2015年中国公有云服务发展报告》分为服务运营、产品研发、用户体验、团队建设、其他讨论等多个篇章,透过服务商访谈和产品实测进行研究。
报告认为,目前国内公有云市场所提供的计算能力尚低于国内现有计算能力总量的2%。随着公有云服务的逐步成熟,企业采购计算资源时的偏好将逐渐从采购物理服务器或者使用数据中心托管服务过渡到使用公有云服务。未来五到十年里,各种运行在中小型数据中心内的负载还会稳步向大型公有云服务提供商迁移。在这种大趋势的影响下,公有云市场所提供的计算能力在全国计算能力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也会稳步提高。
作者倾向于认为,至少要等到2018年才有可能发生中国公有云市场份额“大势已定”的情况。“在国内现有的几家公有云服务提供商中,除了阿里云可以算是已经站稳了脚跟之外,其他几个公有云服务提供商当中的任何一个都有可能突然倒塌,还可能有新的公有云服务提供商脱颖而出。”
除了检视国内公有云服务商的阶段性情况。报告更加着重在行业层面为云计算做概念声张。作者重申了云计算这一区别于传统物理服务器的价值所在。
“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终于可以直面长期以来被传统IT服务提供商所刻意回避的两个事实。第一个事实是组件的失效是必然的,是不可避免的;第二个事实是组件的失效是随机的,是不可预测的。用AWS首席技术长官Werner Vogels的原话来说,就是“任何组件可在任何时刻失效”(Everything fails, all the time.)。在负载均衡与自动伸缩的帮助下,一个集群中任意云主机均可以在任意时刻由于任意原因(底层硬件、网络环境、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发生失效。在一台云主机发生失效时,自动伸缩功能自动地将其从负载均衡上移除并进行销毁,同时自动地启动一台新的云主机并加入负载均衡。因此,用户可以将云主机视为“即用即抛型”一次性资源。忽略云主机的失效,不仅不会牺牲应用服务质量,还可以将宝贵的资源集中投入到公司的关键业务。”
不过,云计算的精髓并未在现实中得到理解。
“由于缺乏对弹性计算的理解,大量系统管理员延续了在使用物理服务器时期培养的习惯。他们在云主机等计算资源失效时惊慌失措,并且热衷于寻找所谓的“根本原因分析”(root cause analysis)。他们在潜意识里还是将基础设施视为公司的资产,试图去了解和掌握云主机之下每一个层面的信息。他们没有意识到在弹性计算这个场景里这些努力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会阻碍整个公司技术进步。”
报告提醒所有的公有云服务提供商持之以恒地对用户进行教育。“用户的认知水平提高了,也会进一步促进公有云市场的发展。”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business@qud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