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项技术成功,裸眼3D+VR手机将会成为现实
来源: 编辑:vbeiyou 时间:2016-09-06 01:49人阅读
当大多数人对一个行业感到疲倦的时候,在另外一些人眼里,则意味着机遇。
这些领域通常竞争激烈、市场饱和、各家产品大同小异,并且已经出现领跑者。显然,智能手机符合以上任意一个标准,如果谁这时候跳出来要做手机,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会是质疑。
但仔细分析,市场竞争激烈多是在同质化严重的手机厂商之间,它们大都性能、外观、卖点类似,用户很难有明显的好恶,想要在这个池子里扑腾出一些水花,确实难度不小,但是在一些创新领域,树立标杆、推出爆品仍有机会。
可以将这个动作拆分成捕捉+追踪两个步骤。在捕捉方面,目前行业大多通过红外实现,但这种技术应用到手机上最大的弊端在于功耗过高。超多维科技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方法解决,摄像头会存储大量人脸模型,提炼出人脸特征,形成一张数字意义上的人脸,在看到一张新面孔之后,会根据存储的大数据迅速判断人脸的位置、表情等信息。
追踪技术则是通过一整套解决方案实现,它的难点在于在识别人脸位置和角度发生变化之后,不仅仅要追踪,还要根据算法提供之后呈现的图像,保证提供的3D图像不变形、无延时影响。裸眼3D屏幕这项技术也为公司捧回了“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奖项。
跳入一个新行业,超多维科技遇到的困难远比想象得多。不仅要动手做产品研发,还要完善上下游产业链。裸眼3D手机做出来,许培桢发现市场上还没有校验裸眼3D的设备,只能自己研发。“毕竟是我们研发出来的技术,只有我们最了解,别人无法加入,供应链也只能自己整合。”许培桢说。
不仅仅是硬件和解决方案,内容上的开发也要顾及。目前超多维科技平台上长短视频的总量已经超过300余部,大部分是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开发,超多维科技最后进行整合和标准的统一。
除了手机以外,超多维科技还会发布VR产品,具体将会在超多维科技即将举行的发布会上揭晓。“3D和VR,二者在底层的算法,包括软件应用和交互模式上,都很不同”许培桢说,但这些研发都是由超多维科技独立完成。
在许培桢的逻辑中,裸眼3D会大势所趋的真正原因是消费升级,面对外表相似、价格接近、体验趋同的手机市场,用户的刚性需求已经得到满足,但注重娱乐性的手机市场还不成熟,“未来手机将由“兴价比”驱动,用户的第一部3D电影、VR电影将会通过超多维手机观看”,这是许培桢看到的市场机遇和空白点。
超多维科技未来的野心不仅在于一款手机,平板、PC等多终端,以及内容、平台等上下游生态圈的搭建,所有娱乐和科技的结合,都将是公司未来深入探索的领域。
图注:超多维科技CEO 许培桢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business@qudong.com